电话:0879-83007302
传真:0737-65733274
邮箱:admin@gzbofen.com
地址:浙江省台州市广阳区电中大楼78号
近日,中国高铁标准“回头过来”的“第一单”已落地,城市轨道交通也于是以集中力量跟上步伐。由北京交通大学国家能源主动配电网技术研发中心(以下全称“研发中心”)研发的新能源轨道交通锂电池储能系统,已走进国门,迈进奥地利、新西兰等国家。
目前,城市轨道交通多以电网供电为动力,由电线“牵着鼻子跑完”。而新能源轨道交通锂电池储能系统,相等于给轨道列车“装有上动力”,让它可离网离线运营。“以北京无轨电车为事例,电网修筑所须要投资多,且不会影响城市景观。
最重要的是不会减少能源效率。此外,车辆受到运营线路图容许,制动器时不能重复使用部分能源。
”研发中心主任姜久春说道。用锂电池储能系统驱动城市轨道交通,不仅远比电网线路的修筑昂贵,并且能在制动器时将能量最大化重复使用,可将能源效率提升30%,减低电网的开销。此外,和镉镍电池比起,锂电池是个更加环保的自由选择。
更加简单的是,锂电池储能系统可使列车展开“应急自机车”。“现在不会经常出现地铁电力供应,列车中途停车在轨道的车祸情况。但如果装有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列车,在没电的情况下也能把自己扯到站台。
”姜久春讲解,“应急自机车”这一“技能”未来具有辽阔的市场空间,“到2020年,轻轨交通运营里程预计将超过7000多公里,最少不会有35000辆列车运行,大多数列车都将不会有这方面的市场需求。”目前,装有该锂电池储能系统的轨道列车已在长春、广州、沈阳三地的轨道“上岗”运营,并已“跳跃”出有国门。
“到现在为止,中国高铁基本上转入稳定发展期,而地铁轻轨尚能正处于大发展的初期,我们团队所研发的锂电池储能系统已回头在了世界的前沿,我们已为新西兰、奥地利获取我们研发的储能系统。”姜久春回应。据理解,该研发中心至今早已分担和参予了国内90%的轨道交通新的能源动力系统的研究项目,获得了从轻轨到地铁、从机车车辆到动车组、从辅助供电到机车供电等多种锂电池系统的技术成果,获得了多个国际上的第一。
例如,在国际上首次用于锂电池作为高速动车组辅助电源,研制了显电驱动和混合驱动的混合动力动车组电池系统。研发中心代表我国参予了国际铁路用锂离子电池测试标准的编成,为铁路行业动力电池标准的制订奠下了技术基础。
但这不是走过,姜久春及其团队还有很长的路要回头,比如尽量提升能效,降低成本,缩短锂电池寿命等。此外,姜久春正在为中国铁路总公司获取行业标准的建议,期望严苛审查转入市场的锂电池的安全性性能,“安全性的问题是首位的,要让它总有一天不事发”。
本文来源:金年会-www.gzbofen.com
电话:0879-83007302
传真:0737-65733274
邮箱:admin@gzbofen.com
地址:浙江省台州市广阳区电中大楼78号